部落格

歡迎到訪瀏覽文章,如需引用請先Email告知,並註明出處,請尊重版權,謝謝配合

莊子.齊物論中有言:「小恐惴惴,大恐縵縵 (小的恐懼讓人焦慮不安,大的恐懼讓人恐慌不知所措)」。

有時候在我們心的背後有一個微小的聲音,它會暴露出我們最大的焦慮,賦予其一種使人成癮的內在對話。類似的對白有:「你怎麼總是搞砸事情。」「你還是放棄吧。」「你和別人不一樣,沒有人會愛你。」「你一無是處,不夠好,你根本沒能力幫助自己,更別說去幫助別人了。」

Zindel Segal 解說為什麼在MBCT中會有詩詞?詩詞在MBCT中是用來闡明章節的教學重點;當然,這並非實證支持治療(empirically supported treatment)中的典型內涵,然而,詩詞可以暗示或闡明那些無法藉由更為具體描述來傳達經驗的元素,其目的是為學員提供多種方式來理解「容許及如其所是」、「匯聚散亂的心」或「擴展新的學習」,例如:對於自然的觀察,感官的直接體驗更多於概念式的思維;在浪漫主義詩詞中,將自我置於隱喻式敘述的中心,可以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,並非某一種優於另一種,只是兩種知的方式...有點像是同在及行動...聽起來有點熟悉吧。希望如此!

在現代競爭性強烈的高壓社會中,有沒有算過無論是善意/惡意、或是他人/自我批評,我們一天會遭受到多少的批評呢?藉由批評來貶抑他人,以便更能夠掌控他人;或是,以超越自我的理由,不斷的自我批評;又或者是想傳達某種不滿,為自己說話等等。每個人被批評的經驗不一定相同,接納的方式也因人而異,但如果從真實人性的角度來看,「批評」一開始的時候,帶給自己的多少都會伴隨著壓力和不愉悅的情緒,接下來才會開始反應或回應。

版權所有© 靜觀媺人。 
未經允許請勿任意使用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